成都新能源汽车(2020第三届中国)

admin 阅读:858 2023-12-25 13:59:32 评论:1

7月4日,2020第三届中国(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会在四川成都星宸航都国际酒店盛大开幕,来自政府机关、科研组织、协会组织、整车企业、运营经销商、货运平台以及网约车平台等数百位新能源汽车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20第三届中国(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会由电车资源、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主办,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协办,获得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支持和指导。

本届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会将在两天内开展三场主题论坛,分别是7月4日举办的开瑞新能源冠名的大会开幕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大会;7月5日举办“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及网约出行大会”、飞碟汽车冠名的“中国新能源物流车大会”。

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

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为本次开幕式致辞。他表示,截至2019年底,成都市汽车量达519万辆,位居全国第二。成都市拥有新能源汽车企业60余户,其中整车企业11户,整车产能达到15万辆,形成了新能源乘用车、轿车、SUV、新能源商用车、客车、货车、专用车和特种队车等整车制造体系。2019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逆势增长,整车产量达到2.3万辆,同比增长47.3%,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6.6亿元,同比增长37.9%。

对于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方面,文彬表示,成都市将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要求,按照产业发展潮流趋势深入推进汽车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充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持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22年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要达到20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4.5万个。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永和担任本次新能源产业大会开幕式主持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

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通过线上的形式为我们带来了远程演讲,他表示2020年1到6月汽车?产销量相对去年同期下降近20%,新能源汽车产销不足40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35%。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形势相对严峻,一方面是受疫情的影响,经济遭受冲击,另一方面是成本下降幅度和补贴退坡力度不相匹配,补贴退坡断崖式下降对新能源汽车造成了巨大冲击。

叶盛基呼吁国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要全面落实到位,各地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与国家政策相呼应和协调。他还呼吁城市放宽对车辆的限购,尤其是全面放开对新能源汽车的采购的限购。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为本次大会带来“中美博弈常态化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在日韩等电池企业还在为做电池而做电池的时候,国内的电池企业已经开始从整车的角度设计电池,如宁德时代的CTP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方建华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野蛮生长”,从2010到2018年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激励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但不可持续的发展。2018年到2021年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调整洗牌”,方建华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多数企业是有可能被淘汰的,这是新能源汽车向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第三阶段是“可持续发展”,方建华认为在电池行业内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不超过10%,新能源车企也同样,但是在洗牌期结束以后,新能源汽车产业会进入可持续发展。

对于增量方面,方建华认为随着基础建设的完善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凭借低运营成本的优势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

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呼吁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他认为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带来最大影响是对物流的冲击,没有物流就没有生产,只有物流恢复了,经济才能够恢复。要用宏观的视角,从产业、技术、消费、市场、品牌等综合地去考虑,把这场全球的疫情变成中国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协同强大的机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云堂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云堂针对燃料电池汽车标准的未来趋势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共享化、智能化、网联化和电能化是汽车行业的新四化,这两年趋势还在加快。截至2019年年底国内已经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6000多辆,全国范围内建设有60多座加氢站。何云堂为我们介绍了燃料电池的相关标准,他认为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于安全和年检两大方面,目前的整车、部件和加氢等标准中基本都与安全相关。另一方面是年检,目前燃料电池的很多方面,如设计、生产、管理、注册、保险等环节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如何适应行业发展还需要经过探讨。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数据中心负责人?抄佩佩

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突破360万辆,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市场驱动的发展环节,新能源汽车安全就尤为重要。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数据中心负责人抄佩佩发表了主题为《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技术及应用场景的研究》的演讲,她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体系中,整个预警和监管的集成化还不足、管理环节复杂、协同不行。抄佩佩表示,中国汽研正在打造一个立足于大数据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服务功能,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对从事故数据、监测数据及预警数据、实时数据进行相应分析,最终达到解决全链条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问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永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永和介绍,全球市场方面,从今年年初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首次出现了下滑,1-5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74.7万辆,同比下降12%。国内方面,1-5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下滑将近40%,1-5月份产销分别完成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下降39.7%和38.7%。分车型来看,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是乘用车为主,市场占比约占九成左右。商用车最近几年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今年1-5月份,新能源客车、货车占比分别为5%和4%。

从货车来看,货车的市场有一个明显的下滑,黄永和认为有很多因素,新能源货车产量在2017年达到15万辆,后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补贴政策的要求升级,特别是技术门槛的提升,这对于新能源货车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随着公共领域的货车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应该对货车行业有一个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兼总裁助理?黄少堂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兼总裁助理黄少堂从智能网联电动车的技术变革角度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特斯拉之所以市值能够成为世界第一,是因为特斯拉为市场带来的是新技术的颠覆和对未来的期盼。随着大数据、万物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喷涌而出,汽车也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移动工具了。

黄少堂认为在汽车车联网领域,中国是全世界走在最前面的。供应链也变了,以前是链状的,随着互联网等平台的加入,现在是环状的。在这种背景之下,新领域、新产品、新内容,零部件企业、主机厂都面临转型。

4日下午举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大会,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中心副总工程师杨超、上汽大通产品平台总经理曲小飞、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营运产品整车开发总监刁楷、重庆瑞驰汽车实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程波、深圳市大地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理?总工程师罗子良、富路集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院长赵予民、郑州比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路高磊、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车载系统事业部总工程师罗志民、电车资源高级技术顾问张建华将发表主题演讲。

晚上将举行“飞碟汽车新品亮相会”暨“金熊猫奖”颁奖盛宴及晚宴。

7月5日,将举行“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及网约出行大会”和飞碟汽车冠名的“中国新能源物流车大会”。

在“中国新能源物流车大会”上,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综合所物流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甘家华、浙江传化绿色慧联物流有限公司CTO金彪、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监郑岗、唯捷城配品牌建设部市场总监严叶雷、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黄颢华、车和运总经理杜坤、地上铁总裁高级助理袁果、货拉拉运力总监谷小猛、上海融和电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须宝、伯坦科技市场总监李良、开瑞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王广友、深圳市瑞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CEO徐远运、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商用车集团研究院副院长李红艳将发表主题演讲。此外,除一场互动沙龙外,开瑞新能源还将举行一场互动专场。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及网约出行大会”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为本次大会进行致辞,广东省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城乡客运部部长朱鸿国、中国出租车(租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出租车行业党委副书记?原深圳公共交通局调研员俞力、东南大学副教授?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会长顾大松、高德地图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彭科、飞的出行总裁周晓刚、曹操出行西南片区总经理张炜、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都城市总经理?成都网约预约出租汽车协会会长李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营运产品销售总监洪伟、深圳比亚迪汽车对公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为明、开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平、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伟程、重庆渝小司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贝将发表主题演讲。此外还将举行一场互动沙龙。

本届大会的顺利召开,脱离不了开瑞新能源、飞碟汽车、长安新能源、柳州五菱、庆铃汽车、江铃汽车、比亚迪销售、东风风行、元齐新动力、华晨鑫源、福建新龙马、东风日产、吉利商用车、现代商用车、江西昌河、瑞瑞新能源、大地和电气、中通客车、长安凯程、郑州比克、力神电池、重庆瑞驰、奥思伟尔、电王快充、福田智蓝新能源、江淮新能源商用车、苏州汇川、胜业电气、上汽大通、北汽蓝谷、地上铁共计31家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赞助本届大会,此外广东快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本次大会提供7千支口罩。

此外,比亚迪秦EV?、比亚迪E3、长安逸动EV460、东风风行S50EV、菱智M5EV、东风日产轩逸EV、吉利远程E200、远程ER500、瑞驰新能源EC35?II、EC31、柳州五菱电卡、五菱雪宝、五菱电卡货厢、五菱新能源、五菱50EV、江铃凯锐EV、庆铃EV100、开瑞新能源优优EV、海豚EV、大象EV、优劲EV、华晨鑫源好运1号、新海狮EV300、福汽启腾M70EV、福汽启腾M70LEV、长安睿行EM80、福田风景智蓝、欧马可智蓝、现代泓图EV、江淮帅铃I3—T330、郑州比克宏翼2019、比克光翼、飞碟Q3、北汽EV5、上汽大通EUNIQ5、北汽EU5、EU7等数十款车型展出。

东风日产、中通客车、苏州汇川、大地和电气、力神电池、胜业电气、电王快充、瑞瑞新能源、元齐新动力、奥思伟尔等品牌参展,现场展示电池、电机、继电器、充电桩、电控和增程式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和技术。

2020年以来,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淘汰赛加速。大浪淘沙之下,如何站稳脚跟?2020第三届中国(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会在此时召开,研讨内容紧贴行业发展形势,为当下新能源车行业和企业发展辨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成都新能源汽车限行吗

“成都发布”发文称成都经开区开启“产销联动”的汽车消费活动,活动将发布汽车消费补贴共计1亿元!单车累计补贴额度最高达到15万元。

参与补贴的车辆主要是“成都造”,车辆以新能源汽车为主。

车型涵盖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有部分油电混合车。

参与补贴的品牌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亚太,神龙汽车(标致雪铁龙)、领克汽车、红旗汽车、大运汽车等品牌的指定车型,这些汽车厂商在成都龙泉驿区都是有工厂的,所以补贴也面向这些品牌。

具体车型是包括燃油车的,因为这些汽车厂商里的插混车和纯电车比较多,但也有如速腾、捷达、标致5008、沃尔沃XC60等燃油车;丰田亚洲龙也只有油电混合车,这是一种只能节油的电混车,仍旧属于燃油车。如果这些车不参与补贴,成都的汽车补贴也就补不了多少车了。

补贴的方式有两种,分别为:

一次性购车补贴

汽车消费抵扣券

个人或企业消费者在成都经营纳统的汽车经销商处,购买上述品牌的指定车型并且在限定日期内上牌,车主即可在车企优惠的幅度上再获得15000-15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补贴。

这个标准又是史无前例的,最近“史无前例”这个词真的是用的太多了。

从湖北省对东风系的系列汽车品牌开始补贴时,雪铁龙C6就创造了一次性综合补贴9万元的纪录,现在成都再一次刷新了纪录;但是究竟哪款车能综合补贴到15万,现在还不清楚,但预计不是大众汽车。

因为大众汽车成都工厂生产的车型主要以入门级紧凑型车为主,比如速腾和捷达子品牌的车辆,这些车没有太大的价格下调空间。

降价幅度最高的可能是沃尔沃汽车,因为这个品牌的车辆始终依靠降价保量,降幅一直都很大;其中XC60一度出现过超过10万的优惠方案,所以综合成都地补是有可能冲击综合补贴15万元的。

目前确定的是XC60插电混动版本可以达到15万,但是其指导价是52.39-60.39万。

红旗汽车应当不会有这么大的补贴额度,毕竟红旗汽车是自主品牌的形象标杆,还是需要维护品牌形象的;所以这一轮成都补贴的热门品牌有可能是沃尔沃,其次则是大众汽车和丰田汽车。

下面我们会持续关注动态,看一看究竟哪些车补贴额度最高。

成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2

限行。2023年成都新能源汽车限行,采用的是尾号限行的方式,限行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早上7点半至晚上8点半,限行区域为成都市内的二环以内城区。成都新能源汽车限行的好处是能够使路面车辆大幅减少,降低噪声,缓解交通压力。

成都新能源车限号限行吗

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2022年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

纯电乘用车300(含)到400公里续航补0.92万(减少3800元),400公里以上补1.26万(减少5400元),插混(含增程)乘用车补0.48万(减少2000元);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申请具体流程如下:

1、车主自行购买符合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并悬挂新能源牌照;

2、车主买完新能源汽车后,向4S店提供购车证明材料(购车消费者身份证明、活动期间新购新能源汽车购车发票、新购新能源汽车行驶证、申领补贴表等);

3、购车证明材料须经4S店进行初审、复印并加盖企业公章;

4、市、县(市、区)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对初审合格的购车证明材料进行复审,审核通过后将补贴款打入购车人提交的银行卡内。

法律依据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一.坚持平缓补贴退坡力度,保持技术指标门槛稳定

为创造稳定政策环境,2021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为加快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

成都新能源汽车上牌有什么手续

成都新能源车不限号。

悬挂新能源汽车号牌的载客汽车不受“尾号限行”以及重污染天气交通管理措施的限制。

2019年6月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三部门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重点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政策,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

成都限行规定:

“尾号限行”时间:工作日7:30至20:00。

“尾号限行”范围: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G4202)(不含)以内所有道路。

“尾号限行”车辆:所有“川A”“川G”及外地籍小型、微型载客汽车。

上述限行车辆按照机动车号牌(含临时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分为五组,每个工作日禁止一组上述限行时间和限行区域内通行。

尾号组合及对应规则分别为:星期一为“1”和“6”;星期二为“2”和“7”;星期三为“3”和“8”;星期四为“4”和“9”;星期五为“5”和“0”。

星期六、星期天因法定节假日调休变更为工作日的,当日不实施“尾号限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都单双号限行规定

成都新能源汽车上牌有什么手续与我们日常的工作或生活息息相关,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只听说过,却不知到它具体是如何,下面太平洋汽车网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的阅读,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成都新能源汽车上牌流程

一、网上预约新能源汽车号牌

首先,车主需要在网上进行新能源汽车号牌预约

申请入口:四川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互联网交通安全服务管理平台

申请网址:https://sc.122.gov.cn/

用户在互联网登录后,点击机动车业务→预选号牌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换发号牌预约业务功能办理

二、业务办理所需资料

按照《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的决定》(公安部令124号)第七条规定,申请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

(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四)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五)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六)车船税纳税或者免税证明;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八)属于委托代理业务的应提交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的书面委托书原件及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不属于经海关进口的机动车和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规定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三、业务办理流程

(一)车主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http://sc.122.gov.cn)或手机APP“交管12123”进行新能源号牌预选号码。

(二)车主持上户相关手续前往新能源新车注册办理点,进行相关信息录入。

(三)车主将车开往至新能源新车注册点查验区,进行车辆查验,并提交相关上户资料。

(四)车主确认预选号牌,并进行缴费,同时领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

(五)车主持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前往号牌制作点领取号牌,并进行安装。

好了,以上数据就是太平洋汽车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关于成都新能源汽车上牌有什么手续相关解答,我相信每个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的人,对成都新能源汽车上牌有什么手续情况一定有了更加明确深刻的了解。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到太平洋汽车网进行汽车咨询,祝您生活愉快!

百万购车补贴

本文 彬鸿经验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jxbinhong.com/post/730.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